2007年6月19日 星期二

Bob Dylan Biograph



聽歌若不懂歌詞涵義,對我來說,就像吃飯不配電視,少了什麼。Bob dylan的詞,使旋律並不特別的歌曲,變得格外迷人。尤其聽的是Bob Dylan,不懂歌詞等於歌只聽了不到一半。台灣很多人知道黃舒駿,黃舒駿的歌詞被拿來當教材研究;Bob Dylan的意境可是更為深遠,看他相關出版品琳琅滿目就知道,這不是一般人的待遇。


聽老搖滾,膠片是最好的選擇,聽膠片,就像歌手樂團在你面前,所以它叫做"唱片":在你面前唱歌的片子。只需要一台低階轉盤跟擴大機,事半功倍,爽度十足。


要踏入Bob Dylan的世界,找套box set是最輕鬆簡單,這是1985年CBS公司發行,共五張唱片,還有一本自傳,真的是性價比極高!

2007年5月31日 星期四

本地文化


突然想到林獻堂,他是我曾祖母的祖父的堂弟,關係很遠。台灣年輕人知道聽過林獻堂的或許不少,不過只知道是課本裡面的一個名詞,對他在這島上的作為,毫無概念。說來慚愧,在我知道這層關係之後,也沒積極更進一步去認識林獻堂。台灣歷史若能普及深植人腦,或可消弭對部份國民中國悠久文化的憧憬,增加對腳踏土地認同,減少對台灣本地語言的貶低。相對於神聖的論語,林雙不陳千武等作家的文章詩作更能引我共鳴,他們的文章是在台灣寫,寫台灣,而非一個陌生國度。國民黨不是蓋的,短短五六十年可以把在台灣早已存在且使用幾百年的語言給幾乎消滅,福佬話雖然倖存,但似乎在部份人眼裡已成下階層的語言。原住民語,客家語,或許少了點污名化,但使用人數的劇降,年輕人的不在乎,語言的消失,對文化是強烈的重傷。

2007年5月20日 星期日

穿衣文化在台灣


上圖:Alexander McQueen,06年春。獵裝配上短褲。AC/DC的Angus Young招牌穿著,當年不知道他姊還他妹建議以學生服做為舞台裝扮(因為被抓去當吉他手時年僅十五)。不知道陳雷靈感是否來自Angus Young?(好懷念陳雷的經典探險帽。)若只從雜誌上看照或許不會有特別感受,不過若是如此搭配出現在我們身邊,在街上從你身邊走過,你會旁邊低頭竊笑還是暗自心中鼓掌?


文化涵蓋範圍很廣,此篇是以穿著為主題。我們常可以聽到一個名詞,它叫做台客,指的是舉止談吐粗俗,穿著拉塌的人們。但你有沒有發現,口嚼檳榔,用河洛話(即現稱台語)罵三字經,會被稱為台客;但若是口操標準的北京話罵人,卻沒有一個特定用於貶低的形容詞。真的很有趣不是嗎?這是什麼邏輯?用一個國名來做為罵詞?!使用這名詞的人竟也沾沾自喜,自己為高人一等。


上街時可以四處看看,觀察路人們的穿著,可以發現台灣街景真是乏味。撇開天性愛美的女性們不談,台灣的男性們,一群是完全不打理自己的外表儀容,完全把人要衣裝這名言拋諸腦後;而令一群注重儀表的人,大都不要求衣料做工等的優劣,反而只要求價格要絕對便宜,如此心態,好像被人賺錢是被強暴一樣。社會是一環扣一環,我們買陽春麵不會跟老闆殺價,上高級館子不會計算自己被賺多少錢;但我們買衣服會怕店家賺太多,買錶買眼鏡不殺價對不起自己。沒錯,這或許是台灣的文化,可能永遠會存在。但,還是有人會白目到,店家聲明經營採不二價策略,卻依然不要臉的想要殺價,這是怎樣?你要過生活,商人不用嗎?


現在注意穿著搭配的年輕人越來越多,或許是拜網路之賜,許多言論及貶詞警惕了那些認為穿著是虛榮的人們。但也同樣拜資訊發達之賜,大家所接觸到都是大同小異的資訊,容易就被現下主流牽著鼻子走,尤其現下台灣人已經習慣不閱讀、不觀察、不思考,配上莫名其妙的"大大"文化,似乎任何人都是學有專精,實在可笑。也不想想,一個真有成就、品味絕佳的人,會花如此多時間在網路跟你們打交道,就算有,也只是九牛一毛。很多人掌握了人性,可以不用打廣告,只要有漂亮的照片,天花亂墜的文案,也是能有大筆鈔票進袋。因為盲目跟隨的特性,造就了許多沒本事也能發小財。因為不閱讀、不思考,簡簡單單就能騙到許多人,變成他們心目中的救星。待續

2007年4月24日 星期二

The Colour Purple


1930的北美南方,非裔族群依然倍受壓迫的年代,飽受歧視迫害的悲慘人生不斷上演。天生爽朗的性格,不斷遭逢巨變,再怎樣也會爆發。即使擁有天生不看低自己的硬骨,一旦遇上盲目種族歧視,再多的自我認同、再多自尊,甚至族群不認同族群,不以身為此族群為傲,要能做出改變,何等艱難...


片中可以看到,眾所皆知,黑人族群生性樂觀,相當能苦中作樂。也如此誕生了藍調、爵士樂,安撫振奮了世界無數靈魂。而利用此厚直性格作為打壓族群的武器,這不就是國民黨侵台後的策略?縱使他們有再多優越感,縱使多以身為中國人為傲,照照鏡子,不還是一樣的黃皮膚,尤其還是群戰敗被趕出中國的失敗者。難道這群人自認基因較優越?北京話說的比較標準?再如何感到驕傲,終究還是同為黃皮膚,同為所謂炎黃子孫,或許也因為如此,相同的膚色為他們所施予的壓迫,慣於顛倒是非的性格,做了相當好的掩飾。


2007年3月25日 星期日

Vertigo


1958 台譯"迷魂記",導演Hitchcock在其著名驚悚片Psycho之前之大作。整部片劇情轉折之迅速,之難以預料,看慣現今電影老套劇情的影蟲絕不能錯過,直到你觀影結束,許多橋段依然會一直在腦中繼續上演。從前段主角罹患懼高症,納悶這傳說中經典怎前段二十分鐘圍繞主角的無聊心病打轉,至結尾發現整部片安排之巧妙,每處小細節環環相扣 ,缺一不可,更體會人心連在1958都"不古"... 沒有找個機會好好坐下細細品嘗,真的可惜了這大作!劇情沒有太多提起的必要,弄部DVD來看才是實在。


而片中當然另有引人入勝之處,讓我們看看,Kim Novak飾演的,在美國的1950年代是如何度日:在50年代開車徜徉,拐幾個彎,駛入小巷,下車步入神秘綠色大門,一眼望去,原來是花店,原本營造出的神秘感頓時開朗。可以看到店內並不冷清,花不只用來情人節送愛人,更是最天然的藝術品。之後美術館賞畫,寫意坐上整天,細觀畫作之筆觸用色,這可是翻畫册所無法具備。看著Madeleine挺直的背影,優雅並不失專注的眼神,Madeleine身旁的花束、頭上的髮髻,從液晶螢幕望去,如同畫中一般美。從電影可略窺出一二,米國五零年代的日子,不就是現下所暢行的"慢活"?人越活越進步,品質越活越差。少點汽機車,跨上自行車,或許身處台灣都會區也能有此閒情。Madeleine"意外"墜海前,我們可能還在讚嘆金門大橋之壯麗,這部影片就是如此,充滿一再的轉折、驚奇。



生活不就是如此,被人類所創造出的美好事物環繞,身為現代人,切勿忽略的自己對美的感官,放慢步調,靜下心,細看週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