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著坐車一樣隨便打發。
十點就有人在等開門。
控制紅綠燈的箱子。
又到京都。
大型的咖啡廳真多。
開始覓食。
他們應該也是。
這裡的車店有種說不出的舒服。
錦小路通。
其實就是乾淨的菜市場。
又被老味吸進去。
這家很周到,
有英文菜單。
吃飽繼續走。
下一站就京都藝術中心吧。
目標是前田咖啡。
前田咖啡門口前的廣場,
有升旗典禮的感覺。
他們還幫單品咖啡取日文名字。
就定位。
我一直很喜歡整齊外露的管線。
這種下午來閒聊的婦人們很多。
這幾天也常常邊走邊看書。
好想伸出援手。
盡可能記下每個景色。
這是遺址耶。
這些老建物在日本被利用的很好。
裡面別有洞天。
京都傳統工藝館。
他說上禮拜有很多台灣人來。
職人現場表演。
路上很多台趴來趴去,
終於被我拍到一張。
這是當年的盜版吧,
現在變成寶。
翻了一下黑膠,
大部份二手膠片價位都不錯。
小巷子也能讓人駐足。
這家沒有店名,
觀望一下後我走進去了。
店名是cassowary,
很多很棒的小牌子。
這位是老闆。
這店員一聽到我說i'm sorry,
馬上接:oh! it's ok,
然後就是一連串流利的英文,
還帶著點英國腔;
介紹東西很有自信,
拍照卻很害羞;
還有,
怎麼每個人聽到台灣,
都只想到台北。
只是有六七零的style而已。
像是美食街的商圈裡面,
又出現這些東西。
這家也是沒什麼便宜好挖。
本來要再喝一杯,
在六角通跟三条通周邊繞了好幾圈,
還是沒找到inoda coffee。
這區店很多,
也有忘了拍照的HG,
架上的東西都提不起興趣。
已經走到不知道在哪了,
不過有地鐵怕什麼。
京都掰掰。
火速回到船場,
把明天要把錢花掉的最後幾個點都決定好。
最後一晚,
終於有人可以聊天。
他是加拿大人馬克,
早我十分鐘進來,
火速吃了十盤,
剩下的五十分鐘都在跟我聊天。
他在日本自助一個月,
每個城市都待三天,
今天也是在大阪的最後一晚。
左邊是馬克的,
右邊是我的。
正要拍龍居亭的店門,
這三個人從前面經過,
看到鏡頭就嗨了起來,
右邊那個還過來要抱抱。
回飯店前閒晃了一陣。
飯店一樓的餐廳,
每晚都放著黑白片。
hearton hotel。
最後一晚的yebisu。
0 意見:
張貼留言